2021年3月以來,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爭端引發了中國、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巨大關注。本次以“301調查”為標志的中美貿易爭端在內容和影響上都體現與以往本質的不同。無論特朗普咄咄逼人的經濟戰略能否奏效,本次爭端都將對中美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發展軌道產生重要影響。第一財經研究院推出《中美貿易戰:劍指中國制造2025》,試圖將討論落腳在此次貿易戰的焦點——中國制造2025,并提出相應對策。本文為下篇,點擊查看上篇、中篇。
中美貿易爭端的前景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特朗普發起貿易爭端的范圍忽大忽小,節奏有快有慢,力度有輕有重;嚴格恪守其競選承諾;在策略上步步為營;已然為今后的貿易爭端和貿易談判打好算盤,而且不難想象,他可能制定了一系列不限于貿易議題的政策選擇。
1中美經貿關系或較長時間內處于高壓狀態
本輪美國針對中國發起的激進的貿易保護爭端,由政治導向與經濟訴求相交織,注定將對兩國政經關系產生深刻影響。一方面,出于對《中國制造2025》產業發展規劃的忌憚,美國需要維護其長期國際經濟地位;另一方面,要改變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的現狀,而這是當前國際分工格局和美國經濟復蘇下的必然結果。另外,特朗普有備戰中期選舉的現實訴求。三者相互交織,意味著中美政經關系或將在較長時間內處于高壓狀態,而今年11月中期選舉之前可能是硝煙最濃的階段。
2美國善于多重打擊
從歷次美國與各國的貿易戰中可以看出,美國擅于在投資、匯率、技術等貿易之外的領域采取多樣化手段對目標對手進行“組合拳”。
美將加大中國投資的審查力度
特朗普簽署的貿易備忘錄中還包括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的相關內容。白宮準備增加中企收購美國先進技術和投資美國企業的難度,并指示財政部列出法規來管理中國投資。目前美國財政部正考慮采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利法等選項限制中國在半導體與5G通信等領域的投資,不排除未來會就限制投資領域進行擴張的可能。
限制高端人才流動
美國在限制中國投資的同時,還將采取限制人才流動、加強留學審核等措施。這些措施是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在不同領域的體現。我們認為,未來美國對接觸核心高端技術的華人學者的戒心將有所提升,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審核也將趨嚴。
聯合盟友對中國施壓
美國在3月初決定開征全球范圍鋼鋁進口關稅之后,歐盟、日韓等國就開始尋求美國鋼鋁關稅的豁免。目前已有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韓國、阿根廷和巴西獲得暫時性關稅豁免。這些獲得暫時性鋼鋁關稅豁免的經濟體大多對美鋼鐵出口規模較大,且經濟規模較大,與中國經貿關系也很密切。為了獲得關稅豁免,不排除這些國家作出妥協和讓步,在經貿領域偏向美國而非中國。
加強軍事手段威懾中國
近期,美三艘航母再次齊聚西太平洋地區,美國從經濟和軍事上不斷威懾中國。4月3日,“羅斯福”號航母戰斗群進入南海。其中,中國春節期間到達南海的“卡爾·文森”號目前活動在關島海域一帶,而常駐日本的“里根”號航母則在港口修整,預計下個月將出海部署。理論上 ,“三航母”足以應付一場中小規模的局部戰爭,而中國海軍在南海剛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美國示威之意明顯。不排除“羅斯福”號航母戰斗群可能在南海搞一些小動作,這樣才符合美國海軍“不虛此行”的一貫做法。
3中國應對
幾十年中,中美貿易戰總是將起未起、方興已盡、卻又揮之不去。中美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很大程度來說,博弈一直是長期存在的,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這種貿易爭端未來一定此起彼伏,但是所有的爭端背后必然是綜合國力的較量,注定是長期復雜的斗爭。這是一場長期“拉鋸”的“熬戰”,比的是誰更有韌勁。
短期來看,要認清形勢,強化戰術反制,決不妥協挨打。
3月份美國公布基于232調查針對鋼鋁征收關稅的決定,隨后幾天中國也發布針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128項產品清單;美國提前公布對華301制裁建議清單,中國在24小時內迅速反應,對美輸華產品進行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反制裁措施。具體而言,美國的農產品、廢棄品領域可以成為中國重點打擊領域。
圖16 中國是美國農產品和廢棄品的主要出口國
來源:OECD、第一財經研究院
圖17 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集中在農業和制造業
來源:OECD、第一財經研究院
另外,中國堅持制造業發展戰略,政府需要為制造業大幅度的減稅。這場貿易戰的本質是在中國制造升級的關鍵時刻,美國想通過貿易戰遏制中國制造的崛起,打壓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競爭力,保持美國的競爭優勢。對此,中國要堅持自己在制造業領域的發展戰略。特朗普上臺到今天為止,其最大的政績就是推動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稅改,維持了美國在稅收層面的競爭優勢,中國也應該通過減稅,為中國制造的崛起減負。
中期來看,中國要堅持既定方針,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中國是對外開放政策下受益最大的國家之一。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推出的一系列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中國繼續堅定推進改革開放將造福世界,有力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繁榮,這既是對美國貿易戰的回應,也是中國履行入世承諾的一部分,當然,也是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最好的紀念。
長期來看,要認清國家競爭力之戰是企業、技術、人才的爭奪戰。貿易戰或不戰,都只是插曲。國家競爭力之戰才是不衰的主題。從美國減稅、貿易爭端等意圖看,均是為了吸引企業、資金回流,把技術、人才留在本土,因為這些,才是國力、國運的基礎。
美國崛起,并非一日之功。中國料也必經曲折。“中美兩艘大船最好的相處方式是調整距離。中國對美要有合作不成,漸行漸遠的打算。中國要有相應心理準備。”面對中美關系,中國需要制定戰略,從長計議。在國內,應防止短視、防止過激、防止極端;在國際上,應堅持立足實際,做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從理論上說,應更深入前瞻研究和后備方案;從實踐上說,可更多增加談判與博弈技巧。
(作者:馬鑫 馬紹之 吳越 何嘯 趙健榆 黃慧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