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粗鋼產量接近10.65億噸,前10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為36.7%,雖說已經達到近幾年最好,但距離國家規劃和國外鋼鐵業的產業集中度還遠遠不夠。在國家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件中,提出2025年,要力爭前5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40%,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60%。
按照現在的生產和消費水平,保守估計,中國粗鋼產量2025年將在12億噸左右,較去年提升13%左右。前五家企業達到40%,意味著產量將達到4.8億噸,平均每一家鋼產量在1億噸左右,而目前達到這一水平的國內只有寶武一家。
近期一些鋼鐵公司公布了十四五產量目標,從中我們或可以看出哪些鋼鐵大鱷把目標選定在了“五霸”或“十強”的位置。
先看看第一大鋼鐵集團中國寶武,按照去年公布數據,粗鋼產量已達到1.15億噸,今年2月,云南省將所持有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90%股權,無償劃轉給中國寶武,昆鋼產能1000萬噸,再加上其有意收購的山鋼集團產量是3100萬噸,兩者相加已經1.55億噸。寶武董事長在前期接受媒體采訪時,雖然沒有明確2025年目標,但指出2024年將達到全國市場占有率的15%,這樣算下來,后面三年每年提升一個百分點,2025年全國市場占有率18%,其最終產量也將在2.2億噸左右。
大家可能覺得會不會真有那么多?我們看一看寶武旗下馬鋼的十四五規劃就可以看出,目標是4000萬噸,而現在只有2000萬噸。寶武湛江基地的遠期規模也是2000萬噸,這樣算起來,一個寶武最終有可能占據全國鋼產量的20%左右。
鋼產量排名世界第八,國內第五的建龍集團,則稱得上民營企業中的并購大王,最新消息是2月完成托管邢鋼,據分析其總產能已達到4000萬噸級別。今年兩會期間,董事長張志祥接受采訪時說:十四五建龍將實現雙五千萬噸目標,即全資、控股鋼鐵產能達到5000萬噸、參股鋼鐵產能達到5000萬噸,其中海外產能1000萬噸。
連續幾年沉寂和涅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鞍鋼集團終于在2023年找到了發展的感覺。15萬人的廠辦大集體改革和22萬人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使得鞍鋼開始輕裝上陣,去年利潤達到創歷史的超百億元。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成旭兩會接受采訪時明確了鞍鋼要牽動推進兼并重組、提升行業的集中度,十四五粗鋼目標為七千萬噸級,鐵精礦為五千萬噸。2023年鞍鋼粗鋼產量3820萬噸,要達到這一目標確實需要加大并購重組力度,而統一同區域的本鋼一直是“只聞樓梯聲,不見人下來”,本鋼去年粗鋼產量1736萬噸,兩者合并,再稍做努力,這個數據還是有可能完成的。
國內鋼鐵前五中的河鋼集團,如果所屬各鋼鐵企業順利搬遷投產,即使不考慮與其他鋼鐵企業合并,也能保持在5000萬噸級別,如果真能實現與首鋼的大整合,則可以保持國內第二的名次;沙鋼目前的重點是對安陽民營鋼鐵企業的整合,自身增加1000萬噸產量,達到5000多萬噸也是小意思。
這樣算下來,十四五末期,國內前五的粗鋼總產量確實可以接近5億噸,實現市場占有率40%的目標。
不過,各中小鋼企的生存境況就值得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