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又被稱為工業之母,制造機器的機器。
機床行業的上游包括鋼鐵、鑄造行業,而下游則影響著汽車、鐵路、風電、核電、船舶制造、航空運輸以及關乎到國防的軍工行業。它深深影響著我國的各個行業,也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如果說制造業是國家的基礎和命脈,那機床則是制造業的重中之重。沒有機床,就沒有風馳電掣的高鐵;沒有機床,就沒有鷹擊長空的戰斗機;沒有機床,就沒有飄洋遠行的航母。
但是一直以來,我國的機床產業都走著一條極為艱難的道路。
“我國的工業起步晚、技術落后,而且幾乎是在一窮二白的境況之下開始的,機床也在其中。“
1958年,在國外援助之下,我國研制出了第一臺數控機床,從此開始數控機床的發展之路。到了六十年代,歐美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也停止對中國的援助,機床行業依靠著自立更生發展出十八家骨干企業,也就是后來的機床行業“十八羅漢”。
這十八家企業默默支撐著我國當時整個裝備制造業乃至工業的發展,到1965年底,這些企業累計掌握的高精度精密機床品種達26種。
到了改革開放以后,先進的技術和機床流入中國,受外來技術的沖擊,原本落后的機床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十八家企業經歷了破產、兼并、重組,外資企業在中國建廠,民營機床企業也正式進入市場。
事實上,雖然這些機床產業發達的國家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但是真正的核心技術卻一直禁止出口到中國。比如用于加工哈勃太空望遠鏡鏡面的超精密機床,1990年已經制造出來,而這種機床對于加工航空發動機葉面卓卓有余,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國企業還在苦苦探索。
再比如控制器,控制器是數控機床的核心,相當于電腦的CPU,是制造數控機床的關鍵技術。然而目前,以日本FANUC和德國SIEMENS為首的控制器巨頭的產品壟斷市場80%以上,高端產品不僅壟斷,而且限制中國進口。日本人稱“沒有日本的機床,中國的汽車產業將寸步難行。中國對日本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加強而不會越來越削弱。這就意味著“日本越來越有能力控制中國”。這些話雖然有些狂妄,但中國在工業產生領域的弱項卻是事實。
可以說,中國機床企業一直在夾縫中生存。不僅高端機床和技術被限制進口,而且市場也在被外來企業不斷蠶食中。
中國的高端機床市場,一直被日本的FANUC、MAZAK、大隈、牧野,德國的DMG、哈默,美國的哈斯這樣的國際一線機械生產企業憑借著頂級的技術和一流的品質牢牢把控;而在中低端市場,臺灣地區的麗馳、友嘉、東臺、臺中精機等又成為大陸企業最強的對手。
大量的國產企業因為缺少技術只能淪為最低端機床的生產商,機床價格低廉、品質規范化管理方面差、故障率高,甚至有一些企業只是代裝組裝機床,用戶自行購買光機、數控系統、絲桿、刀庫等部件。
而這些問題的出現正是因為雖然我們的機床產業發展迅速,但是在核心技術上仍然受制于人,只能憑借著相對低廉的價格來吸引用戶。比如數控系統,我國高端機床的數控系統大部分來自于日本FANUC、德國西門子、德國海德漢等企業。雖然我國也有華中數控、廣州數控等企業研發國產數控系統,但實用性、可靠性、兼容性以及穩定性等方面始終有所差距。
而在基礎材料科學、工藝、設計上的差距,則使國產機床的絲杠、導軌、伺服電機、力矩電機、電主軸、編碼器,這些主要功能部件大部分還主要依賴于國外產品。以絲杠為例,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產國,但是在基礎材料科學上的差距,國內根本生產不出制作優秀絲杠的鋼材。
“高端機床制造技術,我們與德國、日本的差距有15到20年。”一位知名國產機床企業的負責人曾說道,“和國外設備比,國產機床在穩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差距明顯。國外機床可以24小時不停機,國產設備不行;國外機床1秒可以加工1個零件,國產設備可能要1.5秒。雖然近幾年國內企業也開始做高端機床的集成,但核心技術如數控系統主要還掌握在德國、日本等少數企業手里。”
當然,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 。
要知道,在如今的社會,相較于金融、地產、互聯網等熱門行業,制造業屬于一個冷門行業,機床更是冷門中的“冷門”。但即使這樣,仍有大批的人士堅守在機床行業,堅持為中國的機床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雖然我們的機床技術遠不如工業大國,但是這些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人不值得我們的尊重和掌聲嗎?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閑畏苦勿入斯門”,這就是機床行業的真實寫照。但“任何通往光明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在我們失望于國產機床的落后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機床行業仍然在曲折與不平中不斷前行。尤其這兩年來外國的打壓,更是讓我們確信核心技術絕對不能依靠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