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以來,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15年提高了約26%,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源消耗繼續大幅下降,單位GDP用水量累計降低28%。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56%。再生資源利用能力顯著增強,2023年廢鋼利用量約2.6億噸,替代62%品位鐵精礦約4.1億噸;再生有色金屬產量1450萬噸,占國內十種有色金屬總產量的23.5%,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為325萬噸、740萬噸、24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已成為保障我國資源安全的重要途徑。
面向“十四五”,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為全球共識的背景下,我國將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釋放內需潛力,擴大居民消費,提升消費層次,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資源能源需求仍將剛性增長,同時我國一些主要資源對外依存度高,供需矛盾突出,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總體上仍然不高,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生活方式尚未根本性扭轉,資源安全面臨較大壓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再生資源利用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且空間巨大。
面向“十四五”,我國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著力建設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資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十四五”期間,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將堅持“突出重點、問題導向、市場主導、創新驅動”的四項原則,努力實現《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即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全面推行,綠色設計和清潔生產普遍推廣,資源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更加完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能力進一步提升,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資源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比例進一步提高,循環經濟對資源安全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凸顯。
具體來講,即到2025年,主要資源產出率比2023年提高約20%,單位GDP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3年分別降低13.5%、16%左右,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廢鋼利用量達到3.2億噸,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2000萬噸,其中再生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400萬噸、1150萬噸、29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5萬億元。
一是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包括推行重點產品綠色設計、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進園區循環化發展、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推進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在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提出,加強對低品位礦、共伴生礦、難選冶礦、尾礦等的綜合利用,推進有價組分高效提取利用。進一步拓寬粉煤灰、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渠道,擴大在生態修復、綠色開采、綠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領域的利用規模。加強赤泥、磷石膏、電解錳渣、鋼渣等復雜難用工業固廢的規模化利用技術研發。 二是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資源循環型社會。包括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提升再生資源加工利用水平、規范發展二手商品市場和促進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促進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提升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再制造水平,推動盾構機、航空發動機等新興領域再制造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無損檢測、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再制造共性關鍵技術。培育專業化再制造舊件回收企業。支持建設再制造產品交易平臺等。 三是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建立循環型農業生產方式。包括加強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廢舊農用物資回收利用、推行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 《規劃》還提出11項重點工程與行動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 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建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和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