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是我們祖國母親70周年的生日,在這70年里,我的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這不禁讓我們想起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在那段風雨如晦的年代,他帶領中華兒女,推翻三座大山,當家做主!在他的領導下,各行各業突飛猛進,凱歌高奏,礦冶行業自然也不例外。今天,讓我們追尋他的足跡,看看那些他曾視察過的鋼鐵廠……
大冶鋼廠
1953年2月19日,毛主席在時任公安部部長羅瑞卿、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的陪同下,乘坐“長江”艦準備去南京。黃石市委書記楊殿奎前一天奉命到武漢,也安排上了登陸艇。在船艙里,毛主席專門聽取了楊殿奎關于黃石和大冶鋼廠民主改革的詳細匯報,聽完后贊許地說:“民主改革搞得好,應該搞。”并決定下船到黃石去看一看。
陪同人員考慮到毛主席的安全問題,不同意他上岸,說:“黃石是個小城市,連馬路都沒有,不方便。”毛主席說:“就是騎著毛驢也要去看一看。”
下船后毛主席直奔大冶鋼廠,在鋼廠招待所聽了冶鋼負責人的匯報后,就要去生產第一線,說:“我要把大冶鋼廠煉鋼過程從頭看到尾。”他從煉鋼、鑄鋼、鍛造一直看到軋鋼,還詢問起工人的家庭及生產情況。
毛主席視察軋鋼廠建設工地
走出車間,已是晚上8點多。深夜的大冶鋼廠,仍然燈火通明。毛主席在廠區停留了片刻,環視著鋼廠美麗的夜景。時任黃石市委副書記的高蕓生問:“主席,您有什么指示?”毛主席說:“”希望你們把這個廠辦大辦好!”
大冶鐵礦
1958年9月15日,毛主席再次來到黃石。上午10點多,毛主席在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張治中、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中共湖北省委書記處書記張平化以及中共黃石市委書記楊銳等人的陪同下,驅車來到大冶鐵礦,循著彎曲的山道,登上了大冶鐵礦露天采場。
毛主席在大冶鐵礦東露天采礦場視察
毛主席站在礦山180米處開闊平整的地方環視著四周,指著尖山和獅子山問:“這兩個山頭在搞什么?”“是在搞剝離工程。”站在毛主席身邊的大冶鐵礦礦長陳明江回答。“礦石在哪里?有多少礦石?”“礦石壓在山下面,有一億零三百萬噸。”“就這么多,再不多一點嗎?”毛主席風趣的問話,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這時,王任重撿起一塊礦石遞過來,毛主席接過礦石翻來覆去地看著,掂著,問道:“品位多少?”張平化說:“60%左右。”毛澤東十分高興地問:“礦石里面有些什么成分?”陳明江說:“有鐵、銅等五種。”“光要鐵,其他的不要了?”“不,其他的礦物也要選。”
毛主席視察大冶鐵礦
隨后毛主席又到掌子面(即開挖坑道不斷向前推進的工作面)觀看鏟裝汽車、電機車、穿孔機等,并一面走一面詢問生產情況。11時20分,毛主席與陪同人員離開大冶鐵礦。這次礦山之行,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視察鐵礦山。
下午1時30分,毛主席第二次視察了大冶鋼廠。他首先來到煉鋼車間,先后看了四、五、六號平爐的生產情況。他問:“這一爐能煉多少鋼?”煉鋼部黨總支書記丁振江回答說:“這是90噸的爐子,現在最多一爐可以煉150噸。”毛主席點了點頭。煉鋼部主任王全冶找來一副藍色眼鏡遞過來,他接過眼鏡,仔細看了爐子里沸騰的鋼水。
毛主席在觀看爐火
在軋鋼廠,毛主席望著一片新廠房問楊銳:“這都是新的嗎?上次我來時沒看到。”“這一片全是新建的。”“你們廠變化真是快,我簡直認不出來了。”毛主席非常高興。
馬鋼
1958年9月20日下午,毛澤東主席神采奕奕地來到馬鋼一鐵廠視察,他健步走上九號爐爐臺,從工人師傅手中接過望火鏡,在風口處聚精會神察看爐內礦石融化情況,并詳細詢問了高爐動工的時間和出鐵產量。當他得知9號高爐建成僅用不到一年時間,且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安裝后,十分高興,作出:“馬鞍山條件很好,可以發展成為中型鋼鐵聯合企業,因為發展中型鋼鐵聯合企業比較快”的重要指示。
1959年10月29日,毛主席又一次親臨馬鋼一鐵廠9號高爐。連續兩年視察同一個鋼鐵企業,說明了毛主席對祖國鋼鐵工業的倚重,對馬鞍山、馬鋼的無比關懷。毛主席的兩次視察,為馬鋼發展開辟了新天地,為馬鋼歷史啟動了新紀元,造就了一座璀璨的鋼鐵之城。
武鋼
1958年9月13日,武鋼一號高爐建成投產,鋼花飛濺映紅天。這標志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大型鋼鐵工業基地武鋼順利建成。同一天,毛主席親臨武鋼視察,在一號高爐平臺上,與武鋼建設的有功之臣親切握手。
毛主席與一名普通青年技術人員、后來成為一冶總工程師的潘正德親切握手
當時,剛從工地下來的潘正德聽說毛主席要接見,找同事借了件干凈的工作服,穿著雙布鞋就去了。潘正德曾回憶說:“毛主席親切地招呼我們到他身旁,還一一給我們遞煙,我這只煙,后來大伙你傳我遞,都舍不得吸”。
在現場,毛主席詢問鋼鐵生產情況,指示說,“發展工業要以鋼為綱”,問到:“建設現代化的工業需要多少鋼?建設現代化的農業需要多少鋼?建設現代化的國防需要多少鋼?”領袖胸中裝的是共和國發展的大戰略、大布局。
毛主席在武鋼工地視察
毛主席一生走過太多地方,留下了令人難忘的身影。如今,偉人離去,音容猶在,毛主席的足跡和偉岸人格仍激勵著中華兒女在新時代勇往直前。
來源:礦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