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體,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特征: 一般是存在于高溫下的組織,200-300℃奧氏體開始分解;
隨加熱溫度升高晶粒將逐漸長大。一定溫度下,保溫時間越長,奧氏體晶粒越粗大。
晶界比較直,呈規則多邊形;
無磁性,塑性很好,強度較低,具有一定韌性;
淬火鋼中殘余奧氏體分布在馬氏體針間的空隙處。
在A1溫度以下存在且不穩定的、將要發生轉變的奧氏體
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體,具有體心立方晶格,溶碳能力極差;
特征: 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塑性;呈明亮的多邊形晶粒組織;
存在于較高溫度1400℃以上,故稱高溫鐵素體或δ固溶體,用δ表示;
亞共析鋼中的慢冷鐵素體呈塊狀,晶界比較圓滑,當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0.77%的含碳量)時,鐵素體沿晶粒邊界析出。(共析:兩種或以上的新相,從母相中一起析出,而發生的相變)
碳溶于α-Fe的過飽和的固溶體,體心正方結構;
常見的馬氏體形態:板條、片狀;
馬氏體形態主要取決于馬氏體的形成溫度,而形成溫度又取決于奧氏體中碳和合金元素的含量;對于碳鋼來講,含碳量增加,板條馬氏體數量相對減少,片狀馬氏體數量相對增加;
特征: 具有高強度、高硬度;
由奧氏體急速冷卻(淬火)形成,它不是一種平衡組織,在加熱到80~200℃情況下很容易分解;
在低、中碳鋼及不銹鋼中形成,由許多成群的、相互平行排列的板條所組成的板條束。空間形狀是扁條狀的,一個奧氏體晶粒可轉變成幾個板條束(通常3到5個);
常見于高、中碳鋼及高Ni的Fe-Ni合金中;當最大尺寸的馬氏體片小到光學顯微鏡無法分辨時,便稱為隱晶馬氏體。在生產中正常淬火得到的馬氏體,一般都是隱晶馬氏體
低溫(150~250oC)回火產生的,過飽和程度較低的馬氏體和極細的碳化物共同組成的組織。
80~200℃馬氏體分解,當鋼加熱到約80℃時,其內部原子活動能力有所增加,馬氏體中的過飽和碳開始逐步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馬氏體中碳的過飽和程度不斷降低,從而形成過飽和程度較低的馬氏體和極細碳化物的混合組織;
碳與鐵形成的一種化合物Fe3C;
特征: 含碳量為6.67%,具有復雜的斜方晶體結構;
硬度很高,脆性極大,韌性、塑性幾乎為零;
鐵碳合金中共析反應所形成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組成的片層相間的機械混合物;
特征: 呈現珍珠般的光澤;
力學性能介于鐵素體與滲碳體之間,強度較高,硬度適中,塑性和韌性較好;
鐵素體和滲碳體以薄層形式,交替重疊形成的混合物;
根據珠光體片間距的大小不同可以分為:
珠光體(片間距450~150nm,形成溫度范圍A1~650℃,在光學顯微鏡下能明顯分辨出來)
索氏體(片間距150~80nm,形成溫度范圍650~600℃,只有高倍光學顯微鏡下才分辨出來)
屈氏體(片間距80~30nm,形成溫度范圍600~550℃,只能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分辨出來)
滲碳體以顆粒狀形式,存在于鐵素體基體上的混合物;
粒狀珠光體一般是通過球化退火得到的;(球化退火:為了使鋼中碳化物球化而進行的退火)
在溫度下降到550~350℃范圍時,由過飽和針狀鐵素體和滲碳體形成的混合物,滲碳體在鐵素體針間;
特征:呈羽毛狀,脆性,硬度較高;500倍光學顯微鏡下基本能夠識別清楚。
在溫度下降到350~230℃范圍時,由過飽和針狀鐵素體和滲碳體形成的混合物,但滲碳體在鐵素體針內;
特征:呈黑色針狀或竹葉狀;
由較粗大的塊狀鐵素體和富碳奧氏體組成的混合物;
板條狀鐵素體單相組成的組織,也稱為鐵素體貝氏體;
特征:無碳化物貝氏體一般出現在低碳鋼中
在奧氏體晶粒較粗大,冷卻速度適宜時,鋼中的先共析相以針片狀形態與片狀珠光體混合存在的復相組織。
特征:晶粒粗大,形態有片狀、羽毛狀或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