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將全面落實超低排放,拓展節能減排新途徑,實現鋼鐵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將進入由數量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
在這樣的新經濟形勢下,作為服務于鋼鐵產業的軋輥企業,江蘇共昌軋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共昌軋輥)積極摸索為鋼鐵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新舉措、新途徑,同時也在不斷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突破發展瓶頸;努力提高創新管理水平,持續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綠色、高效、環保發展。
四十余年來,共昌軋輥緊緊圍繞客戶需求及行業發展戰略,從技術引進到自主研發,從多元化生產經營到綠色生態發展,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優化產品結構、加快科研步伐、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持續取得新突破,奮力書寫了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圖為共昌軋輥生產現場(劉素琴 攝)
在21世紀初,大型立式離心鑄造板帶軋輥生產技術在國內還處于空白,高端板帶軋輥大多依賴于進口。為迅速實現高端軋輥國產化,提高國內軋輥工業生產水平,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時任公司董事長的邵順才大膽提出:需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當時的情境下,這是一個冒險的想法,即使在他的堅持下,公司經營班子也只有一小部分人達成了共識。
經反復考察論證,共昌決定全套引進美國聯合電鋼英國戴維熱連軋板帶軋輥的工藝技術、大型立式離心機設計制造技術和板帶軋輥生產過程計算機控制技術。2003年,公司開始籌建板帶軋輥生產一期項目,項目組人員連續奮戰了數百個晝夜,經過不斷的嘗試、改進、再嘗試與再改進,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術難關。正是如此不懈的努力,推動了項目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就這樣,共昌通過先進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率先把握住了科技進步帶來的機遇,開啟了共昌飛躍式發展的序幕。
嘗到科技創新的甜頭后,共昌人發展的腳步一刻都沒停歇。十多年來,共昌在板帶1期項目基礎上,不斷自主創新,加快技改升級,現擁有大型立式離心機5臺套,并依托于此先后完成了板帶1、2、3與ESP1、2共五期項目的建設。離心板帶復合軋輥從引進技術初期可生產Φ600~Φ800mm的軋輥,通過持續攻關研發,將軋輥規格逐步拓展到最小可生產Φ535mm的軋輥,最大可生產Φ1350mm的軋輥,實現了板帶軋輥規格全覆蓋,填補了國內立式離心鑄輥技術的空白。
共昌的科技創新,碩果累累。近些年,尤以ESP精品軋輥建設最為突出。
5年前,與共昌軋輥有著長期合作關系的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始籌建ESP精品軋機生產線。眾所周知,那時候的全無頭超薄帶鋼熱連軋(ESP)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熱軋帶鋼生產線,軋輥單次軋制公里數要求是普通軋輥的3倍以上。
日照鋼鐵擬從意大利訂購的軋機尚在商談中,作為配套企業的共昌軋輥就已經做出了反應,隨即啟動ESP精品軋輥的調研試制工作。共昌軋輥派出技術團隊先后前往日照鋼鐵、馬鋼集團、首鋼集團等多家企業進行反復調研,了解客戶需求,并請教了全國多所科研院校,結成產學研合作關系,獲得技術上的支持。
當時全球軋輥行業還沒有ESP軋輥現成的經驗可尋,只能靠自主研發。共昌軋輥在試制過程中,產生了10余支開裂軋輥,損失高達200多萬元,以公司新一代掌舵人邵黎軍董事長為核心的管理層堅定地表示:“為了搶占世界軋輥行業的制高點,為了振興民族工業,曲折再多,困難再大,也不能停止研發ESP精品軋輥產品的腳步?!惫膊难邪l團隊群策群力,緊盯軋輥裂紋難題,依托產學研合作高校的技術優勢,反復實驗,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經過1年時間,共昌的ESP精品軋輥研發成功,并獲得用戶的高度認可與好評。
截至目前,共昌軋輥在ESP精品軋輥生產線建設方面累計投資高達4億多元,生產裝備、軟件和控制技術已屬世界一流,已經建成的兩期ESP精品軋輥生產線項目均已投產,年產ESP精品軋輥達到4萬噸,為我國鋼鐵企業先進技術裝備國產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收獲高起點創新碩果的同時,共昌軋輥也已經成功實現了企業向高端發展的轉型,并朝著打造世界最大的熱軋高性能高合金復合軋輥生產基地的目標邁進。
然而,對于勇攀高峰、奮斗不息的共昌人來說,創新與輝煌還在進一步延續。
為適應市場需求,并加快發展步伐,共昌在做優做強主業的同時,加強產業融合,堅持“軋輥主導、適度多元、創新引領、合作共贏”的發展新戰略,多元產業全面開花。在主業上,實行經濟責任制管理模式,通過下達產量、質量、安全、環保、成本等經營指標,加強過程管理,督檢指標完成,從而實現各項目標的順利完成;在其他產業方面,實行資產責任制管理模式,總部負責把方向、定目標,不干涉經營過程,只考核結果,充分給予經營自主權。
實踐證明,多元化發展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初,共昌軋輥成功收購杭鋼精密鋁業,成立江蘇共昌精密鋁業有限公司,進一步與上海交大展開了密切深入的合作,大力發展高端微通道鋁扁管及脫氧鋁桿、電工鋁桿系列產品;同年收購重組常州祥龍冶金成立了江蘇共昌冶金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冶金設備與備件的研發制造,均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同時,利用公司現有雄厚的裝備實力與生產制造能力,向核電、海洋工程、軌道交通等大型裝備方向延伸發展。
共昌軋輥多年來,在董事長邵黎軍的帶領下,做好軋輥生產經營的同時,全面開展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和廠區綠化美化,致力于建設與城市和諧共生、與地方經濟發展共榮的軋輥企業。
2024年4月,國家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企業超低排放的改造任務及目標,同時也要求鋼鐵企業要把超低排放貫穿于全工序、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并形成企業理念和生產習慣。
《意見》發布后,共昌軋輥積極尋對標、找差距、定措施,從多方面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先后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用于環保治理設施建設、設備技術改造、生產工藝流程優化等。同時,共昌軋輥堅持規劃引領,積極改善員工不良作業習慣,提高節能減排管理水平,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構建綠色工廠。
智能制造道路千萬條,思維革新永遠排第一。在打造現代化工廠方面,共昌軋輥永遠保持著創新的思維,逐步實現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是共昌軋輥孜孜不倦的追求。
經過40余年的發展,共昌軋輥已經具備了建設未來智能工廠的基礎條件,但工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程度還不夠,人工控制操作還相對占據較大比例,對產品質量控制的穩定性還是有一定影響,需要從多個維度對生產管理進行管控,通過不斷優化升級ERP系統,深化使用各模塊功能,加強對生產訂單的協同管理,從訂單進入開始,有效地利用資源,并通過系統隨時掌握生產訂單各工序進度;此外結合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引入,減少人工操作,提升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加強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系統的數據鏈接,促進企業高效生產,強化企業競爭力并且持續的優化與改進,使公司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和競爭力。
共昌建立和完善基于互聯網的供銷存一體化體系,逐步實現面向工業4.0的“橫向集成”,提升整個供應鏈的協同能力和效益。共昌一方面圍繞內部供應鏈協同,進行設備網絡化和智能化升級改造,優化升級金蝶K3 WISE ERP系統,建設支持新型能力要求的數據共享、流程優化、處理高效的軟件和硬件平臺,實現內部配套,提高協同效應;另一方面,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發展戰略,每年科技創新研發投入都在3000萬元以上,占總銷售額的3%以上。共昌軋輥通過制訂中長期技術發展戰略,通過技術研發項目立項,從市場調研、基礎理論可行性分析、設計線路、小型試驗、樣品檢驗、產品試用再到產業化進程,搭建及設計具有共昌特色研發模式及供應鏈模式,提升供應鏈的運行效率和經濟效益;貫通供銷存一體化管理系統,從而實現供銷存一體化管控能力。
回顧數十年風雨征程,共昌始終堅持科技創新,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中國軋輥制造業的技術前沿,實現了從追趕向超越再到引領的轉變。時至今日,共昌先后榮獲“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鋼鐵支撐類功勛企業”“全國鑄造行業排頭兵企業”“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最具創新力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展望未來,共昌軋輥將繼續以“打造中國精品軋輥基地,鑄就世界一流智造品牌”為愿景,以“全面打造共昌軋輥中國制造的民族品牌,為世界現代化鋼鐵業的騰飛做出貢獻”為使命,以“共同發展、昌盛冶金”為核心價值觀,致力于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在專注軋輥生產、保持綠色發展、多元合作體制、服務轉型升級及科研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發展新格局,打造軋輥制造業“百年老企”“百年名企”。
文章來源:冶金傳媒
(本平臺"常州精密鋼管博客網"的部分圖文來自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技術信息。我們尊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出處望請諒解,敬請聯系主編微信號:steel_tube,進行刪除或付稿費,多謝!)